行业动态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查看更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是什么?实施“乙类乙管”后有何不同?一起来关注!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1.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是实事求是、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的主动作为,是为了不断提升…
-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5个文件的通知查看更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有关要求,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检测方案》《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
- 查看更多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查看更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2年第7号一、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二、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特此公告。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12月26日
-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查看更多
一、《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经受住了全球疫情的多轮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在我国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
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查看更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
-
习近平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重要指示查看更多
习近平对爱国卫生运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李克强作出批示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为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提升社会健康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全国爱国卫生战线的同志们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发扬优良传统,丰富工作内…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查看更多
原标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
-
怎样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查看更多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为加强医疗救治特别是对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21日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老年人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就诊?怎样做好老年和儿童重症患者的救治?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作出解答。热点一:近期北京感染患者情况如何?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表示,冬季天气寒冷,特别在广大北方地区,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时节。多种因素导致近期北京的重症患者在增加。李燕明介绍,北京医院也是国…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查看更多
原标题: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确定加强重点商品保供稳价措施 保障群众生活需求部署持续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 兜牢民生底线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确定加强重点商品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群众生活需求;部署持续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兜牢民生底线。会议指出,今年…
-
北京10月26日新增1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查看更多
新京报讯 据北京卫健委消息,10月26日0时至24时,新增12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已通报)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已通报),16例隔离观察人员、1例社会面筛查人员,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2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例。本土确诊病例确诊病例1、2、3:为隔离观察人员,10月26日诊断为确诊病例。确诊病例4、5:现住朝阳区王四营村,为隔离观察人员,10月26日诊断为确诊病例。确诊病例6:现住朝阳区海棠公社,为隔离观察人员,10月2…
-
北京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查看更多
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十年来,北京巩固和完善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开展效果评价,将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深入进行医防融合,启动北京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提高疾控和临床人员疾…
-
本市院前急救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查看更多
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左右,实现全市院前急救统一呼叫号码、统一指挥调度,完成393处院前急救设施标准化建设,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稳定在98%以上,全市地铁站、火车站及学校实现AED配置全覆盖……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十年来,首都院前急救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健全院前急救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北京的院前急救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393处院前急救设施完成标准化建设本市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服务体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应急办主任曹昱介绍,…
-
北京疾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查看更多
市疾控中心新址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2021年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健委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经过持续努力,本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市疾控中心新址预计2024年建成投用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黄若刚介绍,十年来,本市…
-
健康扶贫十年义诊服务31.2万人次查看更多
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改善群众生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目标,完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大力推动受援地区乡村振兴。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十年来,本市选派4537名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帮助受援地建立、完善管理制度4509项,输出各类医疗卫生技术2467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人群提供义诊服务31.2万人次,接收1.21万人次医疗卫生骨干来京进…
-
北京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 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查看更多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十年来,北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北京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北京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份之一。这是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黄若刚今天介绍的。巩固和完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十年来,北京巩固和完善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纵到底、横到边的首都疾病预防控…
-
北京提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能力 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增至82.47岁查看更多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北京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十年来,北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民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北京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从2012年81.35岁提高到2021年82.47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2年11.62%下降至2021年10.46%,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于建平今天介绍的。多措并举提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能力于建平表示,北京大力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不断健全政府主导、政策倡导、多…
-
北京核心区三级医院床位已累计疏解2200余张查看更多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记者今日(10月13日)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展规划处获悉,十八大以来,北京已累计疏解核心区三级医院床位2200余张。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八大以来,北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持续优化,统筹引导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城市南部、西部、回天地区等重点地区转移疏解,有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2018年10月完成天坛医院整体迁建,疏解核心区床位950张;2018年底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开诊并持续发挥功能作用;2021年建成运行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崇文门…
-
北京十年选派896名专家 赴西藏、新疆等地开展医疗援助查看更多
22家市属医院、3家公共卫生机构、16个区的44家区属医院先后承担了选派任务。新京报讯(记者戴轩)北京市卫健委今日(10月13日)介绍,十八大以来,北京共选派31批医疗队共896名专家,分赴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执行对口支援任务,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干部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生健康委不断加大选派力度,批次选派人数较十年前增加了1.2倍。十年来,共选派31批医疗队共896名专家,分…
-
京津冀三地建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查看更多
“交钥匙”新建医院预计2023年9月交付雄安新区。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获悉,京津冀三地已建立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应急会商、疫情信息互通、风险管控联动、诊疗经验共享及危重病例会诊方面建立紧密沟通联系。485家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今日(10月13日)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有序推动京津冀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合作,推进首都都市圈建设。目前,京津冀地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医疗机构总数达到485家(北京262家、天津67家…